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复旦自主招生:关注社会善于思考学生受青睐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新闻晚报 2008-2-26 10:14:31

2008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昨天结束。上海市1300余名优秀高中生参加了这一面试,竞争500个淡化高考成绩的自主招生预录取名额。和往年相比,今年考官和学生的面试质量进一步提升,高校自主招生对中学素质教育引导作用凸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校自主招生进行面试,并不仅仅是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而是在向基础教育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高校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综合素质、并且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通识人才。

面试关注社会热点和思维能力


此次面试,几乎出现了所有最新的热点新闻。其中“出现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就是“科索沃独立”、“雪灾”、“次贷危机”。


“有些题目感觉似曾相识,但回答仍然不如人意。这些题目既考察到了我们的知识面,又考察了我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南洋模范中学考生小陈说。


除了社会热点问题,还有一些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如:“看到一棵树,你会有什么想法”、“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闹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计算机为何是二进制不是十进制”、“下大雪怎么会让电线杆倒塌”……


“这些问题都是站在一定的高度,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交流的能力、宏观视野”,一位去年参加面试的考官这样总结,而“空气分子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这样的问题,则考察了学生的物理知识,甚至从这个问题可以谈到宇航科学。“这样的面试其实是在提醒所有的中学生,应该避免只注重书本知识,跳出成绩的狭隘圈子,关注身边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和事。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学习潜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教授表示,其实面试并不是考察学生的某些知识点,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考察方式推动中学教育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学生在关注书本知识的同时,关注自己的兴趣,更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所有面试官经过技巧培训


“感觉今年专家特别不露声色,很难从专家的反应中看出对我的评价。”南模中学的小李曾和往年参加过复旦面试的学生有过交流,她认为教授们这一细微的变化与复旦实施自主招生逐年成熟有关。


据了解,面试前一天,所有的面试官都被集中进行了培训,除了培训面试技巧以外,还邀请了心理咨询专家给教授们讲解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人力资源专家传授“精英选拔”的面试技巧,为面试官们全面、客观评价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如,通过“语言流利程度”、“打断后能否再继续”等细节考察应考学生的心理素质。


此次的面试考官,每个组有5名面试官,两名理科、两名文科的教授,还有一名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连性别都有所搭配,确保每个小组的面试官们思维方式和评价方法能有所搭配。面试专家直到面试当天,才能拿到考生个人材料。


“通过自主招生、博雅杯、保送生、特长生等各类渠道,已有约半数进复旦的学生可与教授们提前见面。”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表示,面试官考题只要求其侧重不同方面、超越自身背景进行考察。“教授们自有其用意,有些题并没标准答案,完全是考验临场应变能力。”


面试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记者注意到,和往年相比,此次参加面试的学生都做了充分的考前准备,对很多时事热点问题都事先做了功课。有一些高中还外请了面试专家给中学生上面试技巧课。这在以前的中学教育中,是几乎不涉及的内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反映在今年复旦水平测试中,得800分标准分满分的学生增加到了20多个,学生文理科偏科的情况也较往年改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对高中素质教育的引导初显作用。


以卢湾区向明中学为例,由于该区人口较少,仅从生源质量上讲与其他区一些市重点高中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然而该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非常有特色,学生的特点是社会实践能力较强。在复旦实施自主招生后,高考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该校学生的能力通过面试得到充分发挥。


“自主招生作为高考录取的补充方式,在今年上海实施平行志愿后,将发挥出更明显的作用。”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教授认为,高考录取本身就是一种讲究“分数优先”的选拔方式,而原先上海实施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采取的是“志愿优先”,从理论上讲,两者就是不匹配的。今年,上海实施平行志愿后,从考试到投档录取都采取了“分数优先”的制度,对考生来讲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当高考成绩不再是衡量考生优秀的唯一标准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多元化选拔方式来享受到各种高考优惠政策,增加进入名校的砝码。


第一志愿报经贸的占1/3


和往年相比,今年复旦打破文理限制,所有专业对考生开放,并要求具有面试资格的学生在提交入学申请材料时,先递交自己的专业志愿。让学校颇感意外的是,由于这两年的金融热,今年填报“经贸专业”的考生比往年大大增加。


据悉,在参加面试的1300余名学生中,第一志愿中,填金融学的有240个、填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有140多个、报经济学的有70个,算上财政、保险等其他相关专业,报考经贸专业的总人数占到34%。除了上述热门的经济类专业,第一志愿考数学系的也有90余人。


“不要将大学理解成职业教育。”郑方贤表示,本来校方用这样的方式选拔人才,就是想让学生规避高考划分文理科带来的劣势,能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专业选择问题,但从今年的实施情况来看,考生仍然受各种社会上功利性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各专业都有一定招生名额控制,考生的志愿不可能完全满足。在此次面试中,教授将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判断他是否适合读他所填报的专业或给出其他适合专业建议。


作者: □晚报记者张骞摄影刘畅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